关灯
护眼
字体:

卷五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來再出世,為樓至如來,則二如來本一身耳。有碑言邑人一夕同夢二神人,言我青葉髻、婁至德如來也,有二巨木,在江干,我所運者,俟鄯行者來,令刻為我像。已而果有人自稱鄯行者,又善肖像,邑人欣然請之。像成,人皆謂酷類所夢。然碑無年月,不知何代也。長老祖珠,南平軍人。寺後有廢城,髣髴尚存,圖經謂之呂蒙城。然老杜乃曰:「地曠呂蒙營,江深劉備城。」蓋玄德、子明皆屯於此也。老杜《曉發公安》詩注云:「數月憩息此縣。」按公《移居公安》詩云:「水煙通徑草,秋露接園葵。」而《留別公安太易沙門》詩云:「沙村白雪仍含凍,江縣紅梅已放春。」則是以秋至此縣,暮冬始去。其曰數月憩息,蓋為此也。泊弭節亭。馴鷗低飛往來,竟日不去。

    十五日。周令說縣本在近,北枕漢水,沙虛岸摧,漸徙而南,今江流,乃昔市邑也。又云,縣有五鄉,然共不及二千戶,地曠民寡如此。民耕尤苦,隄防數壞,歲歲增築不止。晚攜家再遊二聖寺。眾寮有維摩刻木像,甚佳,云沙市工人所為也。方丈西有竹軒,頗佳。珠老說五祖法演禪師,初住四面山,孑然獨處,凡二年,始有一道士來問道,乃請作知事。又三年,僧寶良來與道士朝夕參叩,皆得法。於是演公之道,寖為人知,而四方學者,始稍有至者。雖其後門人之盛稱天下,然終身不過數十眾。珠聞此於其師卍菴顏禪師。荊州絕無禪林,惟二聖而已。然蜀僧出關,必走江浙,回者又已自謂有得,不復參叩。故語云:「下江者疾走如煙,上江者鼻孔撩天。徒勞他二佛打供,了不見一僧坐禪。」

    十六日。過白湖,渺然無津,拋江至升子舖。有天鵝數百,翔泳水際。日入,泊沙市。自公安至此六十里,自此至荊南陸行十里,舟不復進矣。老杜詩云:「買薪猶白帝,鳴艣已沙頭。」劉夢得云:「沙頭檣干上,始見春江闊。」皆謂此也。

    十七日。日入後,遷行李過嘉州趙青船,蓋入峽船也。沙市堤上居者,大抵皆蜀人。不然,則與蜀人為婚姻者也。

    十八日。見知府資政殿學士劉恭父珙、通判右奉議郎權嗣衍、左宣教郎陳孺。荊南,圖經以為楚之郢都,梁元帝亦嘗都焉。唐為江陵府荊南節度,今因之。然牧守署銜,但云知荊南軍府,與永興、河陽正同,初無意義,但沿舊而已。

    十九日。郡集於新橋馬監,監在西門外四十里。自出城,即黃茅彌望,每十餘里,有村疃數家而已。道遇數十騎縱獵,獲狐兔,皆繫鞍上,割鮮藉草而飲,云襄陽軍人也。是日極寒如窮冬,土人云,此月初已嘗有雪。

    二十日。倒檣竿,立艣牀。蓋上峽惟用艣及百丈,不復張帆矣。百丈以巨竹四破為之,大如人臂。予所乘千六百斛舟,凡用艣六枝,百丈兩車。

    二十一日。劉帥丁內艱,分迓兵之半負肩輿,自山路先歸夔州。是日,重霧四塞。

    二十二日。五鼓,赴能仁院,建會慶節道場。中夜後,舟人祀峽神,屠一豨。

    二十三日。奠劉帥母安定郡太夫人卓氏。劉帥受弔禮,與吳人同。

    二十四日。見左朝奉郎湖北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牛達可、右奉議郎安撫司幹辦公事湯衡、右朝奉郎安撫司幹辦公事趙蘊。

    二十五日。右文林郎知歸州興山縣高祁來。

    二十六日。修船始畢,骨肉入新船。祭江瀆廟,用壺酒、特豕。廟在沙市之東三四里,神曰昭靈孚應威惠廣源王,蓋四瀆之一,最為典祀之正者。然兩廡淫祠尤多,蓋荊楚舊俗也。司法參軍右迪功郎王師點,錄其叔祖君儀待制《訟》卦講義來。君儀,嚴州人,師事先大父,精於《易》,然遺書不傳,講義止存一篇而已,然亦其少作也。

    二十七日。解舟,擊鼓鳴艣,舟人皆大噪,擁堤觀者如堵牆。泊新河口,距沙市三四里,蓋蜀人修船處。

    二十八日。泊方城。有嘉州人王百一者,初應募為船之招頭。招頭,蓋三老之長,顧直差厚,每祭神,得胙肉倍眾人。既而船戶趙清,改用所善程小八為招頭。百一失職怏怏,又不決去,遂發狂赴水。予急遣人拯之,流一里餘,三沒三踊,僅得出。一招頭得喪,能使人至死,況大於此者乎!

    二十九日。阻風。

    十月一日。過瓜洲壩、倉頭、百里洲,泊沱?。皆聚落,竹樹鬱然,民居相望。亦有村夫子聚徒教授,羣童見船過,皆挾書出觀,亦有誦書不輟者。沱,江別名。《詩》「江有沱」、《禹貢》「岷山導江,東別為沱」是也。?,則《爾雅》所謂春秋夏有水,冬無水曰?也。

    二日。泊桂林灣。全、證二僧陸行來云,沿路民居,大抵多四方人,土著財十一也。舟人殺猪十餘口祭神,謂之開頭。

    三日。舟人分胙,行差晚。與兒輩登隄觀蜀江,乃知李太白《荊門望蜀江》詩「江色綠且明」為善狀物也。自離塔子磯,至是始望見巴山,山在松滋縣。泊灌子口,蓋松滋、枝江兩邑之間。松滋,晉縣,自此入蜀江。枝江,唐縣,古羅國也,江陵九十九洲在焉。晉柳約之、羅述、甄季之聞桓玄死,自白帝至枝江,即此地也。歐陽文忠公有《枝江山行》五言二十四韻。蓋文忠赴夷陵時,自此陸行至峽州,故其《望州坡》詩云:「崎嶇幾日山行倦,卻喜坡頭見峽州。」灌子口,一名松滋渡。劉賓客有詩云:「巴人淚應猨聲落,蜀客船從鳥道回。」

    四日。過楊木寨。蓋松滋有四寨,曰楊木、車羊、高平、稅家云。泊龍灣。

    五日。過白羊市,蓋峽州宜都縣境上。宜都,唐縣也。謁張文忠公天覺墓,殘伐墓木橫道,幾不可行。天覺之子直龍圖閣茂已卒;二孫,一有官,病狂易;一白丁也。初作墓江濱,已而不果葬,改葬山間,今墓是也。而舊墓亦不復毀。啟隧道出入,中可容數十人坐。有道人結屋其旁守之。道人出一石刻草書云:「莫將外物尋奇寶,須問真師決汞鉛。寄八瓊張子高。鍾離權始自王屋遊都下,弟子浮玉山人來乞此字。今又將西還,丹元子再請書卷之末。紹聖元年仲冬望日。」權,即世所謂鍾離先生。子高即天覺,丹元子即東坡先生與之醻唱者。後有魏泰道輔跋云:「天覺修黃籙醮法成,浮玉山人謂之曰:上天錄公之功,為須彌山八瓊洞主,宜刻印謝帝而佩之。天覺不以為信,故浮玉又出鍾離公書為證,後丹元子又為天覺求書卷末。」又有徐注者跋云:「天覺舟過真州,方出謁,有布衣幅巾者,徑入舟中,索筆大書『閑人呂洞賓來謁張天覺』十字,擲筆即去。而天覺適歸,墨猶未乾。」注,真州人,云親見之。墳前碑樓壁間,有詩一篇云:「秋風十驛望台星,想見冰壺照坐清。霖雨已回公旦駕,挽鬚聊聽野王箏。三朝元老心方壯,四海蒼生耳已傾。白髮故人來一別,卻歸林下看昇平。」蓋魏道輔贈天覺詩,後人所題者。唐立夫舍人亦有一詩,末句云:「無碑堪墮淚,著句與招魂。」宜都知縣右文林郎呂大辨來。泊赤崖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